白叶村是永泰县28个革命基点村(行政村)中的一个,是赤锡乡唯一的老区村。2019年,白叶革命史陈列馆遵循遗址而建,时刻提醒着人们要牢记历史,砥砺前行。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我们一起走进白叶革命史陈列馆,听听这里的红色革命故事。 白叶革命基点村 在白叶村,有一座白墙灰瓦的建筑,这就是修缮一新的中共白叶党支部旧址——林福亨厝。2019年,有关部门补助白叶村修复了林福亨厝革命遗址,林福亨之子林传贞收集、整理、编辑了白叶村革命史,在遗址中建立了革命史陈列室。 “1940年12月,白叶党支部成立,林福亨任党支部书记。”在小小的展览馆里,林传贞指着展板,绘声绘色地讲起这段红色故事。 ▲白叶革命史陈列室 县政协原助理调研员 林传贞:“林福亨任党支部书记以后,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派出党员到岭路猫湖培训,加强党的纪律和党的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党员的理论知识和纪律保障。第二,派驻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到长乐参加抗日游击队。” 同年6月,白叶农会成立,林福亨为白叶农会干事长。中共白叶支部积极发挥农协会的作用,为民众争取政治、经济权益。 他们一面向群众宣传党的团结抗日政策,揭露国民党投降分裂倒退阴谋;一面发动群众利用合法手段,与国民党当局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依托白叶农会 白叶党支部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01 创办“无限责任信用合作社”。发展社员30多人,发动农民入股,每股20元(旧币),股份不限。在群众自筹资金难的情况下,农会根据入社人员综合股份总和,以此作为合作社贷款基金,向国民党银行贷回股份总额,再低息贷给群众,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02 开办“盐子店”。因抗战时期沿海沦陷食盐供应紧张,白叶党支部以农会的名义开办了“盐子店”,绕过国民党“计口授盐”层层盘剥克扣,解决广大群众和特委机关干部吃盐难的问题。农会还经营“洋油”、“洋火”、土烟丝等。白叶农会举办“盐子店”深得人心,赤锡、双桂、云岭、东坑等8个村先后效仿,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为了开展地下工作,白叶党支部还指派党员林秋官、进步青年程奇官两人负责在交通要道的赤锡街,以开“盐子店”为掩护,设立地下联络站,担负重要的交通、联络工作。白叶地势险要,有山路直通青溪,1943年12月省委迁驻青溪后,党的武装队伍和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来往途经白叶到省委机关,总要在“盐子店”歇息,并补充干粮。 03 筹办“乡国民学校”。为使贫苦农民子弟有读书机会,白叶党支部还主持筹办“乡国民学校”,聘请周纪担任校长,吸收附近村庄儿童入学,深受群众拥护。 1945年,国民党当局通缉抓捕地下党领导人饶云山、饶刚生等人,饶刚生、郭永星以及黄国璋带领的游击队伍先后转移到白叶隐蔽,白叶党支部担负起掩护工作,书记林福亨同林福英、陈文良、林开泰等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护送他们安全到达仙游省委机关驻地。这个时期,地下党饶云山、饶刚生、郭永星、康金树、吴盛端等重要领导人时常往返活动、隐蔽白叶林福享家。 县政协原助理调研员 林传贞:“当时这些革命同志到我家,有的就住在阁楼上面。为了保密,不让别人看到,我们从这边把饭拿上去给他们吃。” 1948年至1949年间,白叶党支部与县人民武装力量配合,和平瓦解了赤埔乡国民党政权,成立了赤埔乡人民政府,使赤埔乡成为永泰县早期的解放区根据地,助力解放全永泰的战斗。 林福亨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发展党的组织和开展武装斗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革命情怀也在林传贞的心底深深扎根。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汲取革命力量,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这是林传贞多年来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林传贞帮助革命基点村赤锡乡白叶村筹集资金修建村道,创办老人幸福院、革命史陈列馆等,被村民们传为佳话。林传贞说,希望能擦亮白叶“革命基点村”这个红色招牌,让陈列室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把革命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