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盖洋乡赤岭村的闇亭寺是永泰县四大名胜古迹之一,也是县文物保护单位。但鲜为人知的是,1935年钟循仁、杨道明两位革命者曾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而来到这里,并在此隐姓埋名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闇亭寺,一起探寻这段红色故事。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向上,藏在赤岭村大山深处的这座寺庙便是古老的闇亭寺。 闇亭寺为重檐歇山顶与单檐歇山顶相结合的木质结构建筑,布局严谨,古朴风雅,正殿及左右钟鼓楼飞檐翘角密布,黑瓦彩墙斑斓,具有闽越古风之韵味。寺院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年),是永泰境内原有建筑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古寺庙。随着岁月的流逝,半个多世纪前钟循仁、杨道明在此处生活的痕迹几乎消失,但他们的故事却仍流传于世。 闽赣省是中央红军第四次反“ 围剿” 胜利后建立起来的、辖有二十多个县苏维埃政权的苏区, 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东北的重要屏障, 也是红军作战的重要物资基地。1935年,中央红军主力北上,闽赣省委机关与留守的红军队伍在洑口紫山的战役中被打散,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与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突出重围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二人一路辗转,来到了永泰与尤溪交界的闇亭寺,迫于无奈,他们于1935年8月削发为僧,皈依佛门。钟循仁法名妙圆,杨道明法名磬扬。二人在此后也曾多次尝试与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都无果。 盖洋乡赤岭村村务工作者 郑立清:“ 闇亭寺是一座历史很悠久的古刹。1935年,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遭到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在紫山经过旁人的介绍,然后到了这个闇亭寺庙剃度出家。这两位师父都很平易近人,品格是非常好的,南来北往的香客在这里烧香他们都是很热情招待。” 妙圆潜修功德迎 据传钟循仁在闇亭寺生活期间,住在斋膳馆旁的藏经阁里,整个房间仅有约六平方米大小,条件非常艰苦。钟循仁出家后仍心系国家,当听闻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他兴奋无比,赋诗一首:连天炮火彻东西,抗战频惊午夜鸡。救济难民输白米,悯怜战士募寒衣。捐躯尽节真堪羡,卖国求荣实可殛。残酷战争何日罢,征旗化作太平旗。 1945年6月,为躲避永泰县警察局追捕,钟循仁到德化戴云山、莆田广化寺隐藏,1948年又逃往闽侯雪峰寺。1949年7月,他回到闇亭寺,后曾任闇亭寺当家师。在担任闇亭寺当家师期间,他积极带领寺内僧尼响应政府的号召,开荒种田,自食其力。在他的带动下,一个全靠迷信吃饭的寺庙,被改造成了粮、油、柴、香、烛五自给的先进寺庙,曾多次获得福建省佛教协会生产交流会的表扬。1981年6月1日,钟循仁在闇亭寺圆寂,享年76岁。 磬扬坚守播声名 1939年,杨道明被推为闇亭寺当家师。1945年8月,杨道明被永泰县保安队和嵩口警察所以游击队教练的罪名抓捕,关押进监狱。一年后,经永泰、福州、仙游佛教界联名担保, 杨道明被释放。出狱后,杨道明回到永泰高盖山下院寺闭关诵经两年。1948年,他回到长庆下漈能仁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1985年后,杨道明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永泰县政协常委、委员,永泰县佛教协会会长。 杨道明在担任闇亭寺住持期间,为佛教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声名远播。他积极带领和团结教徒,发动群众共投资2万多元, 对闇亭寺、重光寺、方广岩等寺庙进行修复、扩建、塑像等。他还积极为当地的村庄捐资修路、修桥、建学校,在他的主持下修通了长庆镇能仁寺至闇亭寺的道路。杨道明重视慈善事业,多次发动佛教界开展赈灾救困活动。杨道明曾说过:“我只想在有生之年多做点事,做点对人民有益的事。”1999年5月14日, 杨道明在长庆镇能仁寺逝世, 终年90岁。 青山有幸埋忠骨,钟循仁和杨道明的故事永远留在了闇亭寺的庭院深处,然而,无论是他们在革命时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还是他们在革命失败后不抛弃、不放弃,心系家国的情怀,都令人动容。斯人已逝,但他们的事迹会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精神会由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