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习俗上的差异。有的地方吃汤圆,有的地方吃饺子,而在我县盘谷乡冬至时节必不可少一道传统食物既不是汤圆,也不是饺子,而是“米央”。 来到水尾村,村民刘素贞一家正准备制作这道盘谷乡冬至传统食物,“米央”。刘素贞首先来到后山摘取柚子树的叶子,她告诉我们,制作“米央”需要挑选幼嫩、平整的柚子叶作为铺底介质,这样制作出来食物不容易粘黏,便于食用,同时又增加了食物的柚子清香。 传统的“米央”馅料有五花肉、虾米、萝卜、笋干、香菇、香葱等,口味以咸为主,直接将这些材料加入锅中炒熟即可。 随后就是和面皮环节。“米央”的面皮是由大米和糯米参照一定比例磨合而成,经过双手反复揉搓形成富有弹性的面皮。 接下来就是包馅了,“米央”的包法虽然接近饺子但是没有饺子那样多的形式,它的包法比较统一,类似月牙形状,单边作齿状排列。 盘谷乡水尾村村民 刘素贞:”我们这边冬至就是,每到冬至这天我们就会组织老中青三代人一起包,然后为了冬天那天拿来祭拜祖先,这就是我们的米央,从我爷爷那代开始一直延续到这一代。” 包好的“米央”上锅蒸煮。15分钟后,一锅鲜美的“米央”被端上餐桌,与家人们一同分享。刚蒸出锅的“米央”,轻轻咬上一口,外皮软中带糯,不仅带着柚子叶的清香,还透着萝卜丝的爽脆。同时,这道食物也寄托了对先人的思念,很多家庭也会先祭祀后再食用,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盘谷乡95后青年 陈秀燕:“冬至这天,我们家都会组织包米央祭祀祖先,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习俗。” 出门在外的盘谷人,乡愁里面,一定会有“米央”味道的记忆。 盘谷乡组织委员 陈雪明:“米央是我们盘谷乡冬至时节的传统食物,近年来乡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游子们的乡愁情怀,鼓励他们回故乡投发展、促发展,下一阶段,我们乡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人才回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盘谷乡特色农旅融合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