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曲水迢迢。在永泰县梧桐镇的山水深处坐落着一个风光秀美的小村落——白杜村,近年来,白杜村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其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逐渐形成新的风景线,由闲置的生产队牛栏改造的“千寻白杜”民宿已然成为白杜村的网红打卡点,而这家民宿的总经理正是永泰县政协委员陈赐发。 陈赐发,一个土生土长的白杜村人,早年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在三明从事建筑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但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始终萦绕在他心头。 永泰县政协委员、福建千寻白杜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赐发:“2018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听到村里现在大搞乡村文旅,我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机遇,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返乡创业,利用自己的专长和资源,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回归故土后,陈赐发将目光投向了村口一处废弃已久的牛栏。尽管它破败不堪,但在他眼中,却蕴藏着无限可能。白杜村紧邻风景秀丽的百漈沟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于是,他萌生了将牛栏改造成特色民宿的想法,旨在以民宿为媒介,吸引四方游客,激活乡村旅游。 永泰县政协委员、福建千寻白杜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赐发:“改造民宿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首先与村两委进行了沟通,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然后,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规划,力求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我利用自己从事建筑业的优势,带领施工队入场施工,前后投入了300多万元,用时110天完成改建工作,并取名为‘千寻白杜’。” 2019年,“千寻白杜”民宿正式开门营客。这是一座古朴雅致的建筑,前院荷花池畔、鱼池旁、咖啡厅内,处处洋溢着诗意与宁静。每逢夏日,漫步于民宿下方的田间步道,茉莉花香与荷花摇曳相映成趣,令人仿佛置身于“十里荷花香,三秋桂子落,四山晴翠绕”的绝美画卷之中。 如今,“千寻白杜”民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周末房间常常供不应求,很多城里人选择到这里,过陶渊明在诗中所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陈赐发说:“在外寻寻觅觅一辈子,最终发现回乡创业才是最好的投资。” “千寻白杜”民宿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还带动了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研学等产业发展,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之一。 永泰县政协委员、福建千寻白杜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赐发:“永泰山好、水好、风光好,在这里大有可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村生活成为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推动乡村振兴。” 在投身事业的同时,陈赐发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2019至2023年期间,他为梧桐镇教育基金和疫情个人捐款十余万元。因其杰出贡献,2019年荣获梧桐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被梧桐镇授予“乡村振兴贡献奖”。 作为永泰县政协委员,陈赐发始终铭记职责,深入群众,倾听民意,积极参政议政,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县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提交了多项提案,如《关于发展乡村交通,优化公交站点设置的建议》和《关于回乡创办微型加工工厂,促进就业的建议》等,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关于今年的提案,陈赐发表示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中发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为永泰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 永泰县政协委员、福建千寻白杜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赐发:“由于土地性质多样且相关政策法规复杂,许多农民对自己所拥有或使用土地的性质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这在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经营、土地征收补偿等过程中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结合永泰实际情况,今年我重点关注《解决农民因不了解土地性质导致的后果》这一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平台、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编写实用宣传资料等方面建议。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陈赐发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时刻牢记一名政协委员的神圣使命,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写好“委员作业”、做好“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