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 县域文化> 民俗风情 > 正文
让你大开眼界的福州元宵民俗
2016-03-18 10:42:45 来源: 网易福州  责任编辑: 许静娴  

据说,福州元宵庆典,汉时为一天,唐时为三天,宋时为七天,及至明、清则为十天。故谢肇淛谓:“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

翻开福州市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项目: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永泰椽板龙,仁山拉线狮,长乐琴江台阁,南后街花灯制作工艺,高湖舞龙灯……这些舞龙戏狮观灯的“百戏”,描绘了千百年来福州人的元宵乐。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福州元宵风俗严肃而活泼,浪漫而美妙。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深含诙谐的幽默感和浓浓的“虾油味”。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旧时,福州元宵闹花灯,成为春节的重头戏。那就让我们从“灯”讲起……

南后街花灯

沈轶刘《榕城竹枝》诗云“十年梦断后街灯”,说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福州,南后街的花灯令人难忘。华灯初上时,全城喧动,人如涌潮。

“灯王”郑祥霖。

每年春节前夕直到元宵节,是“灯王”郑祥霖最忙碌的时候,从前是为了讨生活,现在更多的是走进社区,教孩子们做花灯,传扬民俗。

郑师傅今年70岁,出生于南后街花灯世家的他,8岁起跟着父亲郑安安学扎花灯,60载练就精巧技艺,是福建省第一批非遗项目的花灯技艺传承人。

南后街的花灯始于宋,盛于明清,而在郑师傅幼时记忆中,元宵夜是灯的海洋,孩子的欢乐之夜。在他30岁的时候,父亲才第一次放手让他独立扎花灯,多年累积的经验令他立马上手。而今兄妹中,只有他和一个哥哥还在坚持做花灯。

郑师傅的花灯有别于他人,比如他的莲花灯可以做到刮风下雨也“花瓣不倒”。问起秘诀,郑师傅说,郑氏花灯没有任何文字记录,靠的是用双手日积月累的感知。

郑师傅坚持使用传统竹片捆绑制作花灯。

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送灯

天赐麟儿绘彩缯,

新娘房子霞光增,

宵深欲把金钗卸,

又报娘家来送灯。

——杨庆琛《竹枝词》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福州民间送灯的盛况。福州话中“灯”和“丁”同音,所以送一盏花灯就有了另外一层美好的寓意,意味着“添丁发财”。尤其是对于女儿已经出嫁的家庭来说,娘家一定要在元宵节里送灯,表达美好的祝愿。

“观音送子”灯、莲花灯,最好是亲家舅用甘蔗挑着送去。挑着装有炒米糕、蛎房、蒜头、豆腐、柑、橘、梨等食物的小桶或钵到姐夫家。

第二年若还没有生育,就要送桔灯。桔与急同音。第三年再不生,就要送大刀灯寓意关公骑马灯来追了

如果女儿已生有孩子,娘家就会送“状元骑马灯”、“关刀灯”等,祝福孩子能读书“中状元”。对于出嫁的女儿,娘家每年都要送灯,一般要送到外甥16岁方止。

送灯的日子,并不是在元宵节当天,按照福州传统民俗,农历正月初八是传统的“送灯日”,从初八一直到元宵节当天的这几天当中都可以买灯、送灯。

椽板龙

一条传统椽板龙与三条现代椽板龙齐舞埔埕村,热闹非凡。

在梧桐镇埔埕村,椽板龙自清康熙年代起飞舞了350余年,依然勇猛不减。锣鼓一响,龙头一摆,全村老少自发参与,万人空巷。目前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拟申报国家级非遗。

龙颜:4米椽板接出百米长龙

椽板龙源起清康熙年间,乾隆时期达鼎盛。1970年代被迫中止,后来才恢复。椽板龙究竟长啥样?在林氏祠堂,一条正在收尾制作的龙长60多米,由29根椽板拼接组成,每根板长约2米,还有龙头和龙尾,全由制作师傅林在桐和林在达两兄弟完成。林在桐说,今年是他第一次制作“椽板龙”,每年由谁负责制作须经家族投票决定,要求“勤快、大公无私”。他的手艺是跟78岁的师傅林善杏学的。

制作龙头的老人。

林善杏做了30多年“椽板龙”,他说:“椽板龙以前是用板凳做的,又叫板凳龙,但是板凳有脚而且重,几经改良找了椽板,在椽板上装上蜡烛、纸糊灯笼,可是纸灯笼被烧就不吉利,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换上了电灯,现在年轻人们又装上LED灯,后面推着一个发电机供电。外面套黄色布,裹成圆筒,一条龙就完成了。”

改良后的椽板龙已经找不到最原始的感觉了。穿过鹅卵石铺成的古老而弯曲的巷子,走进黄家祠堂,大家不约而同叫道:“哦,这才是真正的椽板龙。”

每根椽板上装有4个节能灯,外套小红灯笼。

这条椽板龙由32根椽板组成,每根长4米,另加龙头和龙尾。每根椽板上装有4个节能灯,外套小红灯笼,椽板、灯笼都可见,虽然看起来有些粗陋,但是有隆重和庄严之感。这条龙是4条龙中最长的,有130米之多,需要七八十人才能共舞。黄氏宗祠理事会会长黄春义说:“我们这条龙每次使用后都完整保存,尤其是椽板和灯笼很重要,所以至今还有古老的味道。”

龙舞:家家户户夹道相迎

傍晚5时许,各家各户的年轻人都不约而同来到各自的祠堂,换衣、拿装备、装龙、举龙……村里以林、黄、陈三大姓为主,当晚有4条龙舞动,分别由这三大姓氏制作

椽板龙走街串巷。

锣鼓开道,彩旗飘扬,龙一出祠堂走入巷子,马上引起了村民的围观。龙头上窜下跳,龙身不停翻滚。游龙队伍所到之处,家家点上香烛,燃放鞭炮,虔诚迎送。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融入这一活动之中。

每经过一户村民家,椽板龙都要停留片刻。

晚上7时许,几百名村民举着4条龙齐聚小学操场。龙围着操场转了起来,头尾相接、蜿蜒盘旋。人龙互动,嬉戏,场面怎一个“热闹”能形容。

两马闹元宵

每年元宵上千盏花灯在马尾与马祖流光溢彩,传承着两岸人民无法割舍的感情。孰不知早在千百年前,一个流传在闽江口善良“海神”的神话故事,触发了“两马”人民交流闹花灯的习俗,并世代相袭。如今,“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更是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涉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名录。

“两马”花灯习俗源于“海神”传说

根据记载,两地人民自唐宋以来便有春节、元宵期间送花灯、闹花灯的民间节俗。而这个习俗,据说还起源于闽江口一个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玉皇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投生于东海岸边一渔家。他扶困济贫,帮助渔家驱邪消祸,与龙王三太子发生打斗,惹怒玉帝。玉帝派天兵对他处以分尸三段的酷刑,头部被扔在“马祖澳”。正月十一被半岛渔民抱回岸上,设坛祭奠,尊为海神。

此后,每年正月,渔民们都自发地扎糊“海神”头像灯,于元宵节前后,举火把通宵陪游,纪念善良的“海神”。此风世代相袭,闹“海神”灯逐步成为马尾与马祖两岸人民祈求平安与和谐富足,寄托思念和祝福的象征。

如今“两马”闹元宵习俗中,一大特色就是把闹元宵和纪念善良的“海神”相结合,反映在福州灯文化习俗中,都有扎糊“海神”头像灯(又称为“胡头灯”)的习惯。在习俗中,会分别围绕“东引塔”(位于马祖)和“罗星塔”(位于马尾),进行祈福并制作精巧的两马主题灯。

随着闹元宵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每年正月十五之前,由马尾将制作好的各式花灯便会经航运送至马祖列岛,而马祖岛乡亲也将在元宵当天渡海到大陆参加马尾的灯会。

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现场大批市民冒雨赏灯。

赛年糕、喝青红酒

赛年糕是福州元宵节的另一重要习俗。福州家家户户蒸年糕,元宵节期间拿出来比赛,看谁家的年糕蒸得大,蒸得好看,年糕越大越好看,说明这家人今年的运气越好。

在福州,老福州人元宵节当天并不吃元宵,主要吃“三粿”,也就是糖粿、芋头粿(肉丸)和菜头粿。对于吃元宵,则是改革开放后外地人带进来并逐渐被福州人所认可的一种食物。

除了年糕、元宵,福州的元宵节还带点酒味。福州元宵节还有喝自家酿造的青红酒的习惯。

    传说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将领王审知的部下吴阳和颜平被派到现在的福州台江区开辟港口、发展生产。这两员部将很爱喝酒,常因醉酒耽误工作。王审知下令不准吴阳和颜平再喝酒,只有在正月十五可以痛饮一天。解放后,该习俗曾一度被淡化。不过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喝青红酒的习俗逐渐回归。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