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这之后,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此过程中,中美关系也出现过一些波动、矛盾。目前,中美两国之间传统关系范畴依然在起作用,依然强调两国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国家利益基础之上的。但需要正视的是,现实的国家利益是因时而异、变化不定的。要想保持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除了共同的国家利益,还应找到一个更稳定的基础,那就是价值观。 按照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原理,价值观在大国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价值观认同是国际关系的关键变量。因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除了要重视现实利益因素,还要重视价值观念的因素。尽管中美之间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在全球治理进入新阶段的时代条件下,国际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不能仅是西方国家所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而应是超越国界、对全世界有益的价值观。 当前,随着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凸显、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出现,已有的全球治理机制显得力不从心,越来越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治理的协作程度和国际受益面不断扩大,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呼之欲出。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有影响力的成熟经济体,两国将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中美两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高达3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在气候变化、世界疾病防控、国际维和行动、国际金融安全、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治理问题上担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与使命,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共同需要不断增加。中美作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都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事业负有不可推卸的全球责任。全球治理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世界性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因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念应成为超越国界的全球价值观念。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应强化这样的价值观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应有的责任。当前,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变化不定,国际安全形势堪忧,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急需大国合作,而非大国对抗。美国一些战略学者在近期言论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比如有人认为,当今世界秩序如果不加约束,会产生一种貌似有序但实则逐渐向无序状态演进的长期趋势,这个趋势将不利于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此,中美更需要在全球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定问题上加强合作,携手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期全球治理的需要,中美两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治理的新问题与新挑战。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必将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