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 今日要闻 > 正文
古庄寨保护修缮 期待重焕生机
2017-05-03 16:41:14 来源: 永泰新闻网  责任编辑: 黄文冰  

永泰新闻网3日讯(记者 黄文冰)永泰庄寨被誉为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历史上总量超过2000座,至今保存较好的庄寨152座。建筑专家认为,如此体量巨大、数量众多的民居防御建筑群落,在全国都极为罕见,应尽早启动调查、保护。

去年以来,我县各主要庄寨陆续启动了不同程度的抢修加固,并积极深入挖掘整理庄寨文化,让古庄寨重焕生机。

仁和庄外景

素有“民间故宫”美誉的仁和庄,坐落于同安镇三捷村,为福建历史文化名人、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幹后裔所建。去年,仁和庄在文化的挖掘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仅修复了在文革期间被破坏的楹联,还对仁和庄的历史文化、建筑精华、选址格局、家族历史等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展示。通过制作宣传册、举办“最美庄寨摄影”等活动,展示了一个东南乡村社会的历史进程。今年初,在完成庄内后殿等建筑结构的抢修加固工作后,仁和庄理事会又组织人力开始修缮左右两个侧厅。

仁和庄已修缮好的后座

正在修缮的侧厅

仁和庄理事会副会长李雪金告诉记者:“我们采用修旧翻新,旧的给它换掉的,都是按照原型去做。接下去,整修这两边小厅,抢修尽量在今年年底完成。”

竹头寨外景

竹头寨 寨门

竹头寨内精美的楹联

坐落于白云乡白云村的竹头寨,始建于清朝末年,历经百多年的岁月变迁,而今已不复当年那般光鲜。由于遭人为破坏十分严重,现在已经找不到原有的木质窗花,部分的原建筑甚至被拆除建了新的砖混结构。竹头寨要恢复原貌,首先要解决居民搬迁问题,目前寨内共有14户居民,需要整体搬迁的有7户。

新旧建筑并存的竹头寨

竹头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搬迁工程量是非常大的,也比较困难,好在族亲都同心协力支持修复工作,包括搬迁协议都已经签了。修复工程方面,去年做了一千多方石头,保护寨子四周,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百年古松。寨前修了一个停车场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直接通到新村的那条乡村公路已经也在做了。今年的计划是把搬迁工作完成,往外面建新村。”

去年5月,我县邀请相关专家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启动了我县主要庄寨的抢修加固工作,对仁和庄、昇平庄、宝尚庄、竹头寨、容就庄等全县25个重点庄寨的维修进行资金奖补。不仅保证了庄寨不漏、不塌、不倒,而且一些庄寨还开展“修旧如旧”结构修复工作。如大洋荣寿庄、昇平庄、宝尚庄,同安的仁和庄,先后对已坍塌破败的房屋结构按传统工艺手法进行了修复重建。县里面也以相同方式推动了对仁和庄、嘉禄庄、九斗庄、中埔寨等庄寨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使庄寨的建筑精华、家族渊源、历史典故以及老工艺、老物件、老票据、旧书籍报刊、旧照片文书等得以发掘、整理和展示,使之重新放射光芒。为庄寨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延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永泰古庄寨持续的开发和利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