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国内外资讯>国内> > 正文
【中国梦•黄河情】高山红柳编制成沙障 若尔盖草原沙地“添新绿”
2020-09-22 16:10:0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手机版

阿坝9月22日电(房家梁)走进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辖曼镇西仓村治沙点,山坡上巨大的“棋盘”格外醒目。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助理工程师涂胜介绍,这是用于治理草原沙化的高山柳沙障。

山坡上呈网格状的高山柳沙障。房家梁 摄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然而,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生态脆弱区,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该县多年来存在草原沙化的问题。

“随着沙化土地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大,若尔盖县沙化状况呈现总体好转、局部可控的良好趋势。”涂胜介绍,“我们现在所在的西仓村治沙点治理面积为211.55公顷,主要采取‘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封禁管护’的综合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在若尔盖县被广泛应用。”

高山柳沙障是这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高山柳沙障长四米、宽两米,现场可见,较粗的柳枝作为固定桩牢牢扎进沙土中,较细的枝条围绕固定桩交叉缠绕,最终形成长方形的栅栏式屏障。

“所有沙障都是由工人用高山红柳手工编成的。”涂胜称,手工编制沙障比较费时费力,西仓村200多公顷沙障的制作于2017年10月动工,到2018年底结束,一百六七十人参与了这项工作。

高山柳沙障。房家梁 摄

高山柳沙障编制完成后,要在沙障中撒施牛羊粪和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再混合撒播披碱草、老芒麦、燕麦草三种植物种子,促进植被恢复,加强固沙效果。最后在沙障内栽种高山柳扦插苗,并设置网围栏进行三年的封禁管护。封禁管护期间,治沙点完全禁牧。

用于恢复植被的植物种子和肥料。房家梁 摄

“目前,西仓村沙化治理点还处于完全禁牧状态,治理项目结束后会交还给牧民放牧。同时,我们秉持‘三分治理七分管护’的原则,将通过加强宣传、提供补贴等方式倡导休牧、轮牧,防止过度放牧,保障治沙点的后期管护。”涂胜说。

据介绍,该地流动沙地经过上述方法治理后,沙海明显固住,流动沙源蔓延趋势得到遏制,流动沙丘所在区域风蚀情况明显减少,逐渐转化为半固定沙地甚至固定沙地,治沙效果初步显现,其植被盖度已由10%以下提高到30%至40%。

若尔盖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助理工程师涂胜。房家梁 摄

为了与沙化“争夺”绿色家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若尔盖县即开始进行沙化治理。自2004年实施“四川省若尔盖县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以来,各级各类财政累计在若尔盖县沙化治理上投入资金4.12亿元,目前已治理沙化草原36377.85公顷,占全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5.30%。

“沙化土地完全变成土壤,不敢保证需要多少年。”涂胜说,“但我们会努力确保治理后的土地基本恢复草畜平衡状态,能够进行正常放牧,尽力抚平母亲河流域的‘生态伤疤’。”(完)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