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媒体看永泰> > 正文
生态环境监测有了“千里眼”永泰数字生态综合管理平台投用一年效果明显
2020-10-03 15:10:00 叶欣童来源: 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    手机版

永泰数字生态综合管理平台。记者 叶欣童 摄

永泰行政服务中心3楼内,有一面巨大的数字屏,实时跳动显示着全县空气、水质、环卫、管网、污水等方面的数据。工作人员坐在研判席前,操控鼠标即可实时了解全县生态环境变化。这是该县去年投用的数字生态综合管理平台,一年来,通过这一平台,已协调处置生态警情300余件,其中水利相关150件、大气相关85件、林业相关53件、环卫相关24件。

“平台以网格化治理为建设思路,集成空气、水利、林业、环卫、气象、污水等6个全县核心的生态环保应用与环境监测设备等收集的相关数据,实现数据的历史统计参考及未来趋势判断。”该平台负责人介绍,“在监测水权交易、林下经济、景区民宿等各种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等级生态警情的区别处理,并使用网格化任务派单处置流程。”

发生警情后,数字生态综合管理平台是如何实现统一调度的呢?该负责人介绍,平台依托GIS地图功能和数字环卫APP,可直观展示全县巡河人员、护林人员、环卫人员、环卫车辆、渣土车的轨迹等动态信息。当系统接收到重大警情,需生态环境局及水利局协同解决且紧急度较高时,可创建指挥部署,指定地理位置集中点和集中限定时间,指挥调度人员到达现场及时制止和处置。警情处置完毕后,由专人编写总结文档,对此重大警情进行结项。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可通过手机APP及时上传环境异常情况,实现“一键上报”处理。“以前巡河发现问题都需要拍照回来再写上报单,通知上级相关部门处理,最快也要一两天,现在只要几分钟就搞定了。”塘前乡大樟村河段巡河员陈建彬说。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