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媒体看永泰> > 正文
31年来牢记嘱托,咬定青山不放松永泰坵演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2021-04-06 09:31:01 全怡月/文 林双伟/摄来源: 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    手机版

   

曾被过度砍伐的林场如今郁郁葱葱,成为坵演村发展的新动能。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注:白鹭的别称)扑扑趁春晴。眼下,一幅春耕图正在永泰梧桐镇坵演村的良田果园徐徐展开。

  “6月份百香果就会开花结果,果子成熟后可多人抢购了!”65岁的鄢炎妹望着上百亩的百香果苗,脸上露出了笑容。鄢炎妹是坵演村数十年来腾飞发展的亲历者,跟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她家里的小木屋已换成了大砖房。

  1990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到坵演村调研,提出了“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注:意指年亩产量可达上千公斤的粮田)”的立体发展目标,为坵演村擘画了绿色发展方向。31年来,坵演村始终牢记嘱托,完成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用优美生态、兴旺产业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亮眼答卷。

坵演村的榕树王。

  恢复生态

  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

  3月30日,记者驱车行驶在坵演村平坦开阔的村道上,青山环绕之中,分布在马头山脚下的300多亩橄榄园区连绵起伏,隔头面自然村200余亩百香果园区竹架林立,500余亩茶油树园区分散在坵演村下辖的7个自然村,呈现勃勃生机。

  如今的坵演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31年前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又见山水又见希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此展开。

  “早年间坵演村村民以种菇为生,出现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坵演村村委会主任鄢仁河,见证了坵演村这些年的变化。

  20世纪,坵演村有着广阔的山场,山上有繁茂的树木,“靠山吃山”的坵演人为了发展菌菇产业,打起了树的主意。他们把大树砍倒碎粉后,套上塑料袋制成菇筒种植香菇和黑木耳,换来一沓沓钞票。村民的生活是变好了,但山头坡地也被剃了个精光,变成了“光头山”。

  如今,山头坡地再次长出了“新发”,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1990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来到坵演村调研考察山林、果园,提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造林种果下真功”的要求和“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的立体发展目标。

游客在坵演村的油杉林游玩。

  意识到毁林生财将坐吃山空的坵演村牢记嘱托,决心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据坵演村党支部书记陈掌平介绍,村里开始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按照每亩林地26元的标准对村民进行生态补偿,将“绿色金库”变现,让村民得利的同时,提高其保护村内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坵演村还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吸纳村民成为社员,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橄榄、百香果、青梅、李果、油茶等特色林果种植业。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村里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起了多个初级农产品加工厂,仅橄榄加工厂每年就能为村民带来2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现在的坵演村坐拥3万亩生态林,2019年还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培育生态优势的同时,坵演村让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

  今年3月初,坵演村接到一个“大单”——永泰·城投乡村好农场项目落地坵演村和嵩口镇大喜村。该项目将通过流转365亩农田,重点培育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以及全生态种养结合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坵演村的特色木屋民宿。

  建桥修路

  打通致富“经络”

  一条大樟溪把坵演村分成南北两半,早先两岸村民来往全靠小木船。“以前村里只有一条沙土路,又弯又窄,晴天灰尘四起,雨天泥泞不堪。”鄢仁河说,当时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更是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1990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坵演村考察时,看到两岸村民靠小木船来往,作出了指示。

  于是,建桥修路成了坵演村的头等大事,也成了“治穷”的突破口,但建设过程却充满艰辛。据鄢仁河介绍,1997年,因为缺少资金,为了节省支出,规划在渡船的原址建漫水桥,由村民筹集资金并投工投劳。谁料漫水桥建到107米时,一连几天下暴雨,洪水将建设中的大桥冲毁,所有的辛劳付诸东流。

  为了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稍作休整的坵演村很快重燃斗志,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通过乡亲集资、社会捐资等方式重新筹资,重新选址,再次打响建桥攻坚战。2004年,长140米、宽3.7米的坵演大桥在村部附近建成,正式吹响了坵演村蝶变的冲锋号。

  如果说坵演大桥是坵演村的“交通大动脉”,一条条村道则是“毛细血管”。2013年,通过上级拨款、村民集资,坵演村通往潭头自然村、坵演厝自然村、上岭自然村的多条村道完工,为村里丰富的物产资源走出大山按下“快进键”。

  现在203省道穿村而过,一条条村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不时有满载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货车穿梭而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彻底成为历史。

坵演大桥连接大樟溪两岸,是村里的交通大动脉。

  发展旅游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产业兴旺,有了财气;道路通达,聚拢人气;发展生态旅游,则能进一步振兴乡村、盘活经济。

  天然温泉、古厝老宅、红色文化……近年来,坵演村构建“支部引领、村干带头、党员齐心”工作格局,践行“两山”理念,结合当地传统产业资源,挖掘村域优势旅游资源,生态、文化、产业“三轮驱动”,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挖掘芹菜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坵演村当前工作的重点。陈掌平说,芹菜湖自然村是革命老区基地村,1943年至1949年间,芹菜湖自然村通往后溪村的多条村道成为中共福建省委的重要联络点、游击区。这里有上千亩原始森林,南有南门石柱,北有天柱奇峰,险峻幽美。游客可在此瞻仰革命遗址,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近年来,坵演村投入400多万元整治国道沿线村容村貌,建设大樟溪慢行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改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如今坵演村村财平均年收入突破30万元。陈掌平说,他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坵演村初心馆、红色文化培训中心、特色木屋民宿、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振兴十大项目,建设大樟溪水系、自然山体两大景观带,打造嵩口镇至梧桐镇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