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专题>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正文
唱响“平安曲” 筑牢“幸福线”——永泰县葛岭镇凝“三治”合力推进平安建设
2021-12-28 17:00:00 詹春焱、李琳、郭世鑫来源: 葛岭镇  责任编辑: 林娇   手机版


今年来,永泰县葛岭镇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画好“同心圆”、撑起“平安伞”、走好“民生棋”三措并举的理念,深化平安建设,逐渐发挥出“1+1+1>3”的治理效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激发党建“内生力”,画好“同心圆”

一是延伸红色触角。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平安建设的新路径,推行“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吸引群众参与基层事务。方广社区运用“近邻党建”社区治理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党建服务嵌入网格里,组建“社区干部+小区物业+辖区段警+巡逻保安”网格队伍,“党员+楼管员+热心业主”的矛盾纠纷调解队,推行“红色管家+近邻服务”关爱行动,把党的领导延伸至平安建设最末梢。

二是扩展党群阵地。各村、社区健全齐抓共管机制,积极推进“平安小区”创建工作,成功打造悦溪、悦谷、悦山、悦江等4个“平安小区”,提升辖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总体完成16个村2个社区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立村级综治中心,配齐16个村和2个社区的综治管理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网络,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在平安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志愿红树新风。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加入平安志愿者行列,参与村、社区自治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来充实日常生活,提高辖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

二、增强法治“硬实力”,撑起“平安伞”

一是提素质更有能力。镇、村干部带头学法,强化学法用法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干部主动成为“普法”责任人,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结合。配齐配全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传播法律精神,倡导群众人人学法、人人讲法、人人守法。

二是造氛围更加给力。深入开展“法治基层行”、“宪法宣传周”、法律“七进”等活动,多措并举掀起普法热潮,围绕村(社区)“两委”换届、疫情防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各项重点工作,因时、因事、因地组织策划普法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传递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三是解纠纷更有效力。重视村民自身权益保护与和谐邻里关系构建间的平衡,依托司法调解及法律顾问,对待矛盾纠纷,做到应调尽调、应管尽管、快调快结,及时有效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同时,组织专业律师顾问每月定期到镇法律工作室“坐诊把脉”,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三、增强德治“软实力”,走好“民生棋”

一是基层宣传聚人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高频次开展国家安全、反邪教、防毒品、扫黑除恶和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单、横幅、LED、公众号、短信等形式,推动平安建设相关宣传进村入户、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相关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维护辖区安定稳定。

二是文明创建树正气。现有葛岭村、东星村、台口村等3个市级文明村,万石村、溪南村、黄埔村、龙村村、溪洋村、蕉坑村、溪西村、蒲边村等8个县级文明村,以文明村创建工作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筑牢民风“道德墙”,提升辖区村民幸福指数。

三是文明积分接地气。通过划分“双联双评”党员干部人居环境整治网格片区、党员干部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时设立考评制度,奖优罚劣,引导群众争创“星级文明户”,培养乡风文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助推葛岭平安迈上新台阶。

国以安为宁,民以安为乐。下一阶段,葛岭镇将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葛岭”为工作目标,全面推动平安创建,进一步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