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一个城市最接地气的地方,扑面而来的烟火气,透着生活的温度,是距离生活最近的地方,能看到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底色,创建文明城市,“菜篮子”工程一定要做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等重要要求,经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验收公示,确定龙岩市东城农贸市场等20个市场为首批福建省“星级文明集市”,其中永泰县樟城中心市场获评“三星文明集市”。 门口的LED显示屏滚动推送着“文明城市创建”等相关知识,“诚信经营”“无烟市场”等温馨提示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划一的门头招牌和经营种类丰富、划分有序的多业态分布,满足市民购物需求;公平秤、消费者投诉台和服务台设置在醒目位置,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百余家商户亮证经营、诚信经营,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让市民放心消费…… 如今,樟城中心市场昔日的脏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地面、摆放整齐的清扫工具、明亮整洁的档口,肉档、蔬菜档、水产区分区经营,秩序井然,让人眼前一亮。 小市场连着大民生。农贸市场既是保障居民“菜篮子”供应的主要场所,也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随着永泰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樟城中心市场不断提升基础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升级改造中实现了靓丽颜值和文明内涵的双提升,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加舒心。 强化领导,统筹文明集市工作 成立文明集市创建领导小组,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管理中,通过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扩大宣传创建文明集市活动的目的意义,使全社会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依托项目,完善市场硬件配套 按照福州市A类市场改造标准,规划市场内的摊位、供水、排污和通道,增加市场及内部小巷路面的白改黑、停车位划线,增设两个出入口道闸、两轮车位387个、三轮车位26个、机动车位5个,分类屋污水管铺设等。 同时,建立食品溯源系统,通过运用智慧管理系统,切实解决一站式称重、移动支付、农残检测、食品追溯、数据整合等问题。 联动执法,配强用好执法力量 成立樟城中心市场周边环境整顿工作组,下设樟城中心市场中队,由住建局吹哨,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樟城镇共同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查处占道经营、活禽宰杀、乱停车、门前三包未落实等行为。 同时,建立网格化执法机制,对市场周边5条路段划分为5个网格,将15名现场执法人员分配到5个网格分区,每个区域3人,定点定人定岗,确保商贩经营有序。 示范评选,强化食品安全 把食品准入作为商品质量监管的重点和核心,通过把牢“主体资格准入关、食品质量准入关、经营行为关、经营秩序关、电诉举报受理关”五项关口和推行“购销商品记帐制、销售商品信誉卡制、商品进货索票制、问题商品追究制、商品准许承诺制”五项制度,并采取各部门协作、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监管模式,形成监督网络,有效遏制了食品经营违法行为。 疏导结合,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本着疏导结合的原则,在市场外设立“农产品自产自销区”,免费提供摊位116个给流动摊贩售卖自产自销农产品,既满足了农村个体户卖菜需求,增加了个体收入,也满足了群众购买农村新鲜菜品的需求,规范了市场摆摊秩序。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让菜市场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风”,不仅推动菜市场旧貌换新颜,更是守护好百姓“菜篮子”,保障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