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永泰县塘前乡以“法治、生态、智慧、美丽”为努力方向,做好绿色文章、发挥红色优势,开发金色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塘前样板。 莒口村吃上“旅游饭” 12月20日,“绿水青山·莒口见证主题展”揭牌仪式在塘前乡莒口村举行。展厅由见证——调研首站、见证——山水守护、见证——乡村振兴三部分组成,反映塘前乡牢记嘱托,呵护山水、用好山水,凝心聚力发展乡村的积极作为。 永泰县塘前乡莒口村村民 官大松:“我们在守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开始做显山露水的文章,利用优质的山水发展旅游事业,为村民增加收入。相信今后,我们村会发展得更好,村民的生活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省民政厅驻永泰县塘前乡莒口村第一书记 余新仁:“通过这个馆,突出莒口村的政治文化特色,也展现出新时代莒口在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积极作为,提升村民的内生动力,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更大作为。” 蹚出“两山”转化振兴路 近年来,塘前乡持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不仅莒口村吃上了“旅游饭”,官烈村也通过提档升级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馆党史研学点,打响大樟溪沿岸党建示范带建设,芋坑村将乡村步道串联起,枇杷采摘园、沿溪观光点等区域,并挖掘畲族文化元素,助力乡村振兴……一个个村庄纷纷走出了“生态好、乡村兴、群众富、可持续”的“两山”转化道路。 永泰县塘前乡党委书记 李祯勇:“我们抓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抓手,把乡贤资源、农民手上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推进,整体开发,引进第三方,带动永泰“六个一”项目在塘前乡落地生根。” 精心做好“水文章” “一闸三线”调度中心是塘前乡的一个重要地标,据介绍,“一闸三线”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单体水利投资最大、长度最长的水利民生工程,年供水量约8.7亿立方米,总受益人口约580万人。 福州水务平潭引水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晓辉:“2018年开始在塘前乡建设莒口拦河闸,这是“一闸三线”中的“一闸”,2021年10月开始下闸蓄水。莒口拦河闸是“一闸三线”工程的枢纽,承载着控制闸前水位、确保取水安全等功能。目前,“一闸三线”工程已实现向长乐和福清的供水,明年第一季度实现向平潭供水。” 下一步,塘前乡还将加快“一闸三线”下闸蓄水后各项配套工作,围绕水主题做活莒口、大樟两村旅游观光、研学示范、生态农业、大健康等产业持续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充分发挥河长制功能,推动大樟溪航道疏浚,确保塘前段水质持续稳定,同时通过工业强乡、文旅兴乡等举措,打造多业态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永泰县塘前乡副乡长 张如燊:“我们将立足于“一闸三线”莒口拦河闸落地我乡的契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把“水文章”做好做足做活,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增长点。” 永泰县塘前乡党委书记 李祯勇:“我们将一以贯之保护好山水,呵护好山水,开发好山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