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永泰县直各单位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迅速动员实施,精心谋划推进,在深学细照笃行上聚力用劲,把饱满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生动实践。 一、抓重点、破难点 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用事实说话,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和成效。如,县公安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道路隐患治理,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在县三环路南江滨中海创路段、刘歧大道刘歧大桥新增1300米道路中央金属护栏和机非隔离护栏,施划货车右侧盲区标线2条,两轮摩托车待行区2个。持续开展巡查整治,分时段、分片区开展交通纠违统一行动,9月以来,共查处酒驾违法行为93起,查处货车超载违法行为178起,亡人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60%,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县检察院在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深化上下功夫,主动融入县委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战略布局,助力提升大樟溪水质。派员担任“河道检察官”,推出“构建‘河湖长+检察长’共同治理模式,助力大樟溪水质提升”服务项目;配备多型号无人机、“公益魔方”快检设备,协调接入河湖物业管理系统、水质检测数据共享通道,依托“云上巡河”等专家技术支持,强化涉水案件审查能力;构建水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与上下游12个乡镇、德化、仙游、闽侯等地召开联席会议,会签跨域协作机制,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补短板、扬优势 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强化重点项目引领支撑,轰足绿色发展“油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唱响绿色经济发展“重头戏”。如,县发改局结合主题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建立专项债券申报专班,精准收集、有效解决困难和问题,提前介入与项目资金申报服务工作。锚定资金投向,立足山区项目小规模特点,对关联密切、可有效融合、收益反哺、可一体化实施的项目,采取打包形成规模效益,融合生成6个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争取资金6.51亿元。组建重点项目攻坚突击队,形成“党建+业务”机制,服务和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挖掘产业特色,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以发展重点优质农业项目为核心工作,谋划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培育高效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扶优李梅、茶叶、槟榔芋、柑橘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11个特色果蔬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达3000亩。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实施梅满天下、啤酒精酿、藤山与顺达食品等李梅精深加工项目,提升李梅产品附加值。 三、解民忧、纾民困 紧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如,县住建局坚持以主题教育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我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立企业帮扶工作专班,加强对潜力建筑企业切实提供咨询服务,持续发展培育现有企业资质升级;用好省住建厅领导挂钩“建筑之乡”政策,组织潜力后备企业参加省住建厅调研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答疑解惑,指导企业完善资料,提高资质申报效率。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已扶持寰驰建筑晋升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万安景建设、基础路桥等2家企业晋升二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福辉建设、中旺建设、凌秀建设等3家企业增项二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县法院树牢为民服务理念,妥善审理涉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1300余件,巩固提升“一站式”建设成果,优化升级跨域诉讼服务,扎实开展樟执利剑2023执行攻坚行动,加速胜诉权益兑现,集中发放990万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案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司法服务。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化“点单”普法机制,构建法治文化阵地,依托嵩口法庭旧址,融入“嵩口模式”修旧如旧打造法治教育平台,推动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上。县政协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见效。重视提案工作,征集提案72条,许多建议已被党政部门采纳或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反映社情民意,上报社情民意信息35条,其中撰写的“关于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社情民意得到林治良副市长的签批。坚持为民办实事,深入联系乡镇协调乡镇解决问题,调研大洋镇棋杆村玉米种植基地,对项目运营模式提出建议,帮助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