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富泉乡坚持高站位开局、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真见效。 坚持“学”字为先,筑牢思想根基 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全乡党员增强政治涵养、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示范引领带头学。乡领导班子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依托“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制度,认真研读必读、选读、特色学习材料,带头开展集中学习会2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等专题研讨会4场,带动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开展理论学习17场次。专题党课辅导学。邀请县委党校讲师作主题教育专题授课,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书记讲给党员听”活动,乡党委书记、各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14场次,有效提升理论学习深度、广度。发挥“柳丝讲坛”“长者学堂”等特色阵地作用,开展“我讲你听”“送学上门”等活动17场次,打造“行走”的党课,全力打通主题教育“最后一米”。沿循足迹现场学。坚持“沿着足迹学思想悟伟力”,充分依托“1993年6月10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力星村考察调研”特色资源,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循足迹、悟思想、铸忠魂、担使命”主题活动,先后组织4批次164名党员到力星村参观学习,深刻感悟、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 坚持“民”字为本,提升幸福指数 秉承弘扬、深化运用“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坚持以民生服务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致力暖民心。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开展调查研究20余次,解决群众低保申报、建房审批等急难愁盼问题6个。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农村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在全县试点建成力星村长者食堂,满足老人助餐、助学、助医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试运营至今,每日均有30余名老人用餐,真正让老人暖“胃”又暖“心”。倾力办民事。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谋划生成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全面完成协星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工程,打通协星村“民生路”“产业路”。启动建设126县道富泉驻地段1.7公里道路“白改黑”提升改造工程,着力解决镇区道路老旧拥堵现状,预计元旦前可实现通车。动工建设总投资超2000万元的乡防洪堤工程,全面筑牢防汛抗洪安全堤坝。扎实推进乡公益性公墓和村级骨灰楼建设、协星幸福院改造提升等,更好满足民生需求。着力解民忧。坚持把信访接待作为了解民情、纾解民忧、维护民利的重要渠道,深入实施“积案清零”行动,定期开展“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累计下访走访14次,接待来访5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条,成功化解信访积案2件,妥善办理信访件35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6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坚持“干”字为要,推动提质增效 坚持下沉一线、现场办公,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聚焦经济发展。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包项目挂企业”制度,乡主要领导带头深入项目、走访企业(合作社)23次,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7个。坚持“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引落地产业链项目、台资项目等5个,注册资金达1.4亿元,乡财收入增长位居全县前列。聚焦乡村振兴。组建4支项目攻坚队,实行挂图作战,全速推进协星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瑞应村市级乡村振兴四星级村建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六个一”先导项目建设,“富泉羊”精致牧场及配套设施工程ⅠⅡ期精品项目、畲村接待休闲中心等6个项目完成建设,“富泉羊”体验馆全面竣工。聚焦集体增收。深化落实“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巩固深化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中心村党委等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运营团队+农户”“中心村党委+产业联盟”等发展模式,全面完成粮站改造等集体增收项目。截至10月底,全乡已有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3个村达到30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