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国内外资讯>国际> > 正文
撒下中非农业合作的新“种子”
2023-11-23 12:36:48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    手机版

图为学生在喀麦隆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上拖拉机实践课。

科普索摄(新华社发)


初冬时节,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水稻国家公园的袁隆平铜像前,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近半个世纪前,一粒粒杂交水稻稻种远播非洲,架起中非合作与友谊的桥梁。如今,一个个中国援助技术和人才培养项目在非洲落地,撒下助力中非农业合作的新“种子”。


喀麦隆亚巴西农业职业技术中学由中方援建,是喀麦隆第一所农业技术学校,主要开设农作物种植、禽畜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设备维护等课程,自2017年开办以来已为当地培养大约500名专业农技人员。学生朱尼尔·穆迪纳介绍,他能有机会上中学并操作农机设备,都要归功于这所中国援建的学校。


亚巴西大区区长让·米拉博·埃巴感叹,这所中学让亚巴西的农业技术面貌大为改观,帮助当地有效解决了就业,“我衷心希望两国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好”。


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附近大马拉地区的一间菇棚内,40岁的法蒂玛轻轻抚摸刚长出的数十簇平菇,脸上难掩丰收喜悦。


菌草技术不仅在中国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更成为走向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中国致富技术。法蒂玛就是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这个由中国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援非项目不仅丰富了中非人民的餐桌,还传播了农业技术、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减贫。


法蒂玛介绍,以前当地食用的蘑菇均为野生,没人懂人工种菇技术,如今他们种的菌草菇有了名气,客户既有当地人还有外国人,销路越来越好。依靠自己的小团队,法蒂玛不仅注册了公司,还定期为当地妇女培训菌草技术,带领大家一道脱贫致富。“这真是充满希望的事业。不少人来咨询培训的事,我正忙着制定培训方案,希望能为当地妇女和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法蒂玛说。


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表示,中非农业合作10年来,农业农村部向非洲派出农业专家400多人次,并为非方累计培训管理及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次。根据农业农村部在论坛上发布的落实《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务实合作举措,将再建一批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未来3年,将为非洲再培养1000名农业科技和管理人员。


论坛期间,一次现场发出的“邀请”成为中非农业技术和人才培训合作的生动注脚。在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介绍多年生稻“扎根”非洲的最近进展后,稍后发言的赞比亚农业部部长鲁本·菲里直接向他发出热情邀请:“您一定要来赞比亚,和我们的科学家交流,教我们怎么做。”


10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非洲国家的100多万小农户从中受益。


今年9月,来自南非、尼日利亚、喀麦隆、乌干达、刚果(布)等非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官员和技术人员跨越万里来到海南,参加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举办的“发展中国家热带药用植物生产利用技术培训班”和“发展中国家木薯产业发展研修班”。


参加完热带药用植物生产利用技术培训后,尼日利亚科研人员阿卜杜勒贾拉勒·优素福·纳达博直言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培训内容丰富,我们学了如何培育和利用药用植物,还有不同领域专家传授木薯、椰子、菌类等作物的知识,对我今后的研究很有启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