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最新动态> > 正文
服务群众不能卡在“最后一公里”
2024-01-22 15:19:02 代江波来源: 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手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落实好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真正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真切实惠和获得感。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落实、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但有的地方联系服务群众仍停留在“最后一公里”,使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诉求始终“记在纸上”、实惠没有“落在身上”,最终演变为群众心中的“盘山路”,看起来很近,却弯弯绕绕到不了。这种“盘山路”不仅让党的好政策流于形式,更是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获得感,让群众心里堵得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最后一公里”便是那一“篑”。

“最后一公里”表面看是个距离问题,反映的却是对群众的情感冷暖。它的产生往往是党员干部忽视和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站稳人民立场,缺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导致政策执行有落差、利益维护有偏差、百姓感受有温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要打通思想认识上的“最先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情感上的“零隔阂”。党员干部要树牢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正确政绩观,自觉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到群众中去“赶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家门口,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策的温度。

“古人惧在末路艰,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一公里”所涉及的常常是些老大难问题,面对的矛盾更加具体尖锐,解决起来更加费时费力。有时候干部心里也觉得委屈,觉得出力不讨好。说到底,还是本领恐慌的问题。自身本领没有跟上群众的需要,内心就会滋生不敢打通的畏难情绪。这要求注重从本领上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要向群众学,实现服务群众能力上的“零差距”。坚持好运用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观点方法,自觉拜人民为师,把增强本领植根于服务群众的历练中,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练就服务群众的“铁肩膀”。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是阻碍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顽瘴痼疾,也是横亘在党群干群关系间的“隔心墙”。打通这道墙,就要注重从行动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作风上的“零失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特别是坚决清除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作风问题。同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推诿扯皮不作为的现象,坚决依规依纪严肃处理,确保服务群众之路畅通无阻。

服务群众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要有常态化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打通“最后一公里”就会像堵漏洞一样,堵住了这一个,还会冒出另一个。这要求注重从制度上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机制上的“零空缺”。通过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机制,着力补齐制度短板、机制缺项,做到建一个规章堵一个漏洞、立一项制度治一项顽疾。及时把服务群众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形式规范起来、固定下来,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推而广之、广而用之,做到长效常治。

联系服务群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多措并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更多更公平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以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服务群众的新考卷。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