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联合组建的“寻樟溯光”河小禹实践队,以“生态美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赴永泰县大樟溪流域集中开展“河小禹”专项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科普宣传等形式,促进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文化的融合发展。 活动首日,实践队在永泰县嵩口镇政府通过观看宣传片,深入了解了永泰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悠久历史文化。随后,福州市永泰生态环境局人员为实践队带来了黑臭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等专题讲座,为队员们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实践队还参观了嵩口古镇的古渡口,学习了渡口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地文化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增强了队员们对流域文化和河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实践队跟随福州市永泰生态环境局人员,深入大樟溪流域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首先来到“一闸三线”工程的主水源——永泰大樟溪莒口水闸,了解了该工程对周边地区供水的重要意义。随后,实践队沿大樟溪巡查水电站,观察水质、水源保护及水域岸线环境管理情况,并详细记录观测结果。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保护母亲河大樟溪的重要性,进一步坚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活动尾声,实践队走进居民区,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和河湖保护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他们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河长制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并收集宝贵意见。同时,实践队还结合专业特长,为永泰县幸福河湖建设提出了多项可行性建议,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下阶段,实践队将进一步发挥专业特色特长,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共绘美丽生态画卷。 (通讯员 柯璟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