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国内外资讯>国内> > 正文
2014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90.2万件
2024-08-23 08:50:00 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手机版

(薄晨棣、高清扬)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十周年成果。2014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90.2万件,其中,2019年至2023年审结103.3万件,较上一个五年增长18.9%。

据介绍,十年前,最高法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办理相关案件并监督指导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十年来,人民法院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绿孔雀预防性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长江口码头公司绿色破产案等一系列标志性案件,通过创新裁判规则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机制,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法治进程。十年来,人民法院审结涉环境污染防治一审案件5.4万件,审结涉自然资源保护一审案件61.9万件,审结涉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一审案件31.9万件。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一审案件受理数呈现下降态势。其中,2023年共审结23.2万件,同比下降5.8%;涉环境污染刑事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案件数据的变化集中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显著成效,也反映出人民法院促推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外,人民法院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制度机制和人才队伍。全国四级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从2014年134个持续增长至2023年2813个,我国已成为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覆盖最广、体系最完整的国家。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统一归口机制,促进刑事追诉、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衔接、高效协同,全国已有1200余家法院实现“三合一”归口。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