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今日要闻> > 正文
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山顶林戴帽 山中果缠腰 山下吨粮田——牢记嘱托,35年蝶变
2024-11-06 13:13:00 钟博清来源: 永泰县梧桐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    手机版

image.png

坵演村曾经闭塞、落后,是个与世隔绝的深山贫困乡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靠山吃山”,为了发展菌菇产业,他们把大树砍倒碎粉后,套上塑料袋制成菇筒种植香菇和黑木耳,换来一沓沓钞票。村民的生活是变好了,但山头坡地也被剃了个精光,变成了“光头山”。虽有着广阔的山场,山上有繁茂的树木,却因过度消耗林木资源,到头来不仅没有让村民富裕起来,反而导致生态失衡。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谋生,村子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期。

如今,山头坡地再次长出了“新发”,这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1990年5月19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坵演村调研万亩林场千亩果园,勉励坵演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造林种果下真功”,并擘画了“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的农业综合立体开发蓝图,为坵演村擘画了绿色发展方向。

      时光不负有心人,星光不负赶路人。35年来,坵演村始终牢记嘱托,坚持生态富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文旅融合、农旅互促”乡村文旅新业态。如今坵演村坐拥3万亩生态林,2019年入选“国家森林乡村”,以“山林绿、产业火、村民增收”成效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蝶变,用“生态美”与“百姓富”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亮眼答卷。

夜色坵演.jpg

(夜色坵演)

一、山顶林戴帽

逐绿而行,坵演村一手传承革命历史之“红”,一手托举生态经济发展之“绿”。一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意识到毁林生财将坐吃山空的坵演村牢决心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按照每亩林地26元的标准对村民进行生态补偿,持之以恒推进植树造林,保护好绿水青山,将“绿色金库”变现。二是挖掘芹菜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芹菜湖自然村是革命老区基地村,1943年至1949年间,芹菜湖自然村通往后溪村的多条村道成为中共福建省委的重要联络点、游击区。这里有上千亩原始森林,南有南门石柱,北有天柱奇峰,险峻幽美。游客可在此瞻仰革命遗址,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是保护芹菜湖千年古茶树。2014年,芹菜湖自然村古茶群被发现,并经省市专家实地考察调研,确定最大古茶树树龄在2500年左右,始于春秋时期,是福建省树龄最老的古茶树。2020年,古茶群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福建省茶树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区。永泰法院对芹菜湖古茶树设立司法保护联络点,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保险”之“古茶树保护+保险”,首次为古茶树投保财产损失险。四是发展芹菜湖林下经济。芹菜湖最高海拔1302米,高山之巅常年长风浩荡、云雾缭绕,随处可见野生金线莲、七叶一枝花、肉桂、山杜仲以及岩席草、山竹、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在好的环境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中草药,走出一条生态产业致富新路子,真正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二、山中果缠腰

向新而兴,坵演村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带领村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吸引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坵演村牵头成立安狮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全面改种500余亩茶油树园、300多亩橄榄园等经济作物,发展中蜂养殖260箱,开辟百香果种植基地230亩,着力打造集种植示范、生态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提供就业岗位近20个,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2.8万元。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近年来村里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起了多个初级农产品加工厂,仅橄榄加工厂每年就能为村民带来2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三是培育优质芙蓉李品种。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山腰处建立10亩芙蓉李示范基地,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等生态管理方式,让李果口感更加原生态。通过示范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注重宣传引导等逐步让技术植根农民心中。

三、山下吨粮田

向“质”而行,坵演村做足“绿美”文章,全面整理与挖掘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借助乡村振兴机遇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大樟溪沿岸第一块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和红色研学产业,成为新思想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成为永泰“樟溪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连接点,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2023 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

(一)创新乡村振兴模式。一是高质量发展。坵演村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服务队+工作组+合作社”工作机制,实施“村党支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构建“支部引领、村干带头、党员齐心”工作格局,践行“两山”理念,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建设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更多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二是高水平治理。全村划分7个单元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覆盖641户2228人,建立“网格化+小微群”工作机制,及时为村民提供所需服务;通过开展文明积分制试点工作,采取“省市补助+政府投入+乡贤捐赠+村民缴交”方式,发动村民以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缴交农村保洁费,实现垃圾治理长效常态,推动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打开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三是高品质生活。在演溪宫因地制宜打造1000㎡集文艺演出、休闲娱乐、健身活动于一体的特色党建文化休闲广场,将党的关怀传递到至百姓家门口。

(二)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一是改善村容村貌。为使村容村貌与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协调,坵演村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对村庄规划设计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和提升,全面实施新房美化、裸房整治、古厝修缮、违建拆除、搭盖清理“五项工程”,拆除村道沿线临时搭建36处,建成污水处理站1座、生态停车场2000多平方米,完成弱电网管下地、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村植千树”绿化行动等项目,积极开展自然景观提升,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二是治理水系生态。实施总投资约1200万元大樟溪白杜至坵演段生态水系治理项目,打造集生态河道、防洪堤坝为一体的精美河段,并配套建设网红慢行步道,丰富了百姓日常生活的需求。三是建桥修路,打通致富“经络”。“要致富,先修路。”1990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坵演村考察时,看到两岸村民靠小木船来往,作出了指示。2004年,长140米、宽3.7米的坵演大桥在村部附近建成,正式吹响了坵演村蝶变的冲锋号。坵演大桥是“交通大动脉”,一条条村道则是“毛细血管”。2013年,通过上级拨款、村民集资,坵演村通往潭头自然村、坵演厝自然村、上岭自然村的多条村道完工,为村里丰富的物产资源走出大山按下“快进键”。现在203省道穿村而过,坵演高速服务区也已设立,一条条村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不时有满载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货车穿梭而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彻底成为历史。

image.png

(坵演大桥连接大樟溪两岸,是村里的交通大动脉)

(三)注重农文旅深度融合。一是谋划“红色品牌”建设。建成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党建书屋、初心馆、乡村振兴展示馆、青少年红色文化孵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廉政建设宣教基地,全力打造红色教育示范点。二是谋划文旅项目建设。通过“国企注资、村民参与、专业运营团队运营”三方合作共建模式,发挥乡村文旅融合“1+1+1>3”整体效能,投资约1亿元流转耕地约500亩,建成“永泰·城投好农场”、福州城投·梧桐外度假区、房家·泰谷里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预计年均接待游客可超10万人次,营收可达600万元。三是谋划创新种养结合农业模式。利用抛荒、撂荒、闲置耕地45亩,推行稻田养鱼综合种养技术,创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的“稻鱼共生”循环农业模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割稻谷、捕稻鱼,体验农趣,每年增加村财2万元。四是谋划“矩阵”宣传聚人气。注重古厝活化聚人气,发展“庄寨+文化+产业”模式,成功在坵演村小坪寨举办首届乡村振兴民间论坛和2024年中国乡宴·坵演村站活动;注重举办活动引人流,成功举办了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2023年福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23年福州市美丽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福建省供销后备箱经济直播活动、2024年乡村人才振兴民间研讨会和“国庆七天乐”直播活动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坵演、走进了坵演。

image.png

(福州城投·梧桐外度假区)

四、坵演乡村振兴实践经验的哲学思考

思考一:坚持系统性工作思维。牢记嘱托,坚持遵循“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的系统性思维开发综合立体农业,坚持统筹谋划党建、产业、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之路。

思考二:秉持“抓而准”的实干定力。一是抓住主要矛盾,抓准乡村振兴所需“人、钱、地”三要素,打造“硬核支撑”,即:培育“三种人”,发挥“领头雁、千里马、老黄牛”作用,打破人才单向流入城市格局;用好“三个钱”,汇聚政府的钱、企业的钱、农民/村集体的钱,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激活“三块地”,合理利用承包地、荒地、集体建设用地等闲置土地;二是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具体指“五抓”,即:“抓”机遇,谋乡村振兴,主动融入“樟溪画廊”示范带;“抓”村委,强劲“火车头”,高开高走“打头炮”;“抓”模式,抱团谋发展,高举高打“拔头筹”;“抓”生态,夯实“动力源”,高位高进“抢头彩”;“抓”农文旅,培育“增长极”,改天换地谱新篇。

印象坵演,一溪穿村、绿满山川、上风上水,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新图,已成了别人口中的“诗与远方”。幸福是最终的目的。幸福,蕴含着情感、寄托着追求。坵演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乡村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思想,让天蓝地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完美呈现。而这一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近年来,坵演村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森林村庄、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州市乡村振兴五星级村等荣誉。

我们都是“追梦人”,梦想在心中点燃,未来在手上掌握,道路在脚下延伸,历史将在我们手中延续,未来将在我们手中创造。“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就热闹起来,农场里、采摘园、露营地里全是游客。很多人也回来做农家乐,生意很好呢,没想到我们坵演村也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坵演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掌平感叹道。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