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旺则事业旺。嵩口镇立足本地实际,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通过链接专业音乐人才,畅通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渠道,尽心、尽力、尽情推动当地美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赋能古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筑台引凤,谱写引才篇章 乡村教育领域长期面临美育资源匮乏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嵩口镇将嵩口社区的办公场所,交由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改造,建起了嵩口镇第一个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馆内不仅设有绘本阅读区,还定期举办电影沙龙、嵩口故事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自落成之日起便迅速赢得了小朋友们的热烈喜爱与追捧。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先后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福建省示范农家书屋”“最美农家书屋”“最美邻里书坊”等多项荣誉,成为了嵩口古镇的文化地标。在此基础上,嵩口镇依托公益图书馆这一平台,积极引进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专业的资深副教授、合唱团杰出指挥潘超老师,为儿童们提供高品质的音乐教育,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进一步丰富乡村美育的内涵与外延。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 以音育才,焕发乡村活力 2018年,潘超老师来到嵩口之后和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创始人、馆长颜晓梅老师共同发起成立少儿合唱团,这是福建省首个立足乡村的公益少儿合唱团,不仅成为嵩口一张亮丽的音乐名片,更是点亮乡村孩子音乐梦的火种。合唱团秉持公益性、规范性、艺术性的核心理念,日常开支由嵩口镇政府承担,不收学生任何费用。从创办合唱团至今六年来,潘超老师及志愿者团队坚持每周末自费往返城乡教学、寒暑假开展集训,行程3万多公里,服务时长约800小时,提供声乐基础、基本乐理、音准训练、咬字训练、合唱表演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精准服务、培育山乡少年儿童近200人。 少年传承,奏响古厝新声 “嵩口谣,嵩口谣,千年古镇唱不完,乡愁永不断.....”这悠扬动听的童声,自嵩口中心小学的音乐课堂传出,正是潘超老师原创歌曲作品《嵩口谣》,歌中有嵩口的历史文化、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更有家国情怀的深情表白,歌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2024年9月,合唱团原创作品《嵩口谣》(词曲:潘超)荣获福建省艺术馆主办的2024年“古厝新声”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入围作品奖”。嵩口少儿合唱团,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探索音乐世界的平台,更是他们勇敢展示自我、绽放光彩的大舞台。在学校老师和潘超老师支教团队排练提升之下,嵩口少儿合唱团不断蜕变成长,先后登上各类表演舞台,还受邀参加央视节目录制,并定期举办音乐会、联欢会、分享会,受到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福建电视台、福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21年6月,合唱团推出献礼建党百年MV《妈妈教我一支歌》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2021年7月,合唱团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参观考察嘉宾演唱,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罗斯勒女士等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2021年12月合唱团荣获中共福建省文明办评选的2021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3年9月10日,在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的“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福州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专场音乐会上,合唱团带来的歌曲《嵩口谣》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唱响属于家乡的歌谣。2023年11月,参与中央电视台《来福建歌唱山海·永泰站》拍摄,与一众音乐创作者共同演唱了《嵩口谣》。 下一步,嵩口镇将深入实施人才振兴战略,抓实人才振兴的各项工作,通过多方聚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等厚植乡村人才成长土壤,引导各类人才回乡集聚,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