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国内外资讯>国内> > 正文
旧风气刹住 新风尚扎根(在现场·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2024-12-17 09:21:00 刘洪超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手机版

冬日的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镇,留屯村村民欧振攀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正是欧振攀儿子的婚宴。

大红的喜字贴在醒目位置,婚宴大棚内暖意融融,棚外几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凉拌花生、自制皮冻、酸菜锅……菜单上12道家常菜,外加两道主食。“菜品简约又用心,食材经济实惠,主人客人都满意。”欧振攀说。

院门口,留屯村党支部书记张云成提醒着客人:“老欧家给备了打包盒,每桌吃不完的饭菜别忘了拿回家,也算沾喜气喽!”伴随音乐声入席就座,婚宴热闹喜庆。结束后,几名村民围在一起洗刷碗筷。盘子内除了汤汁,基本啥也没剩。

在前几年,村子里红白喜事办宴席,则是另一番景象。

“你家办10桌,我家就要办20桌,你家上16道菜,我家就18道菜,饭菜还要‘堆叠冒尖’,用海碗盛放。”不少村民为了面子,选择硬着头皮搞排场。村民李福芝深有感触,“有时每桌要上20多道菜,最后不少菜却几乎没动。”

买房订婚办、盖房买车办、升学祝寿办,“最多时村里每年要摆宴席上千桌。”张云成说,“我们估算了一下,每年因此产生的剩菜剩饭超1吨,大多进了泔水桶。”村两委成员逐门逐户调研,“95%以上的村民都非常反对、反感这种风气。”但大伙“抹不开面子”,都不想当第一个“坏规矩”的人。

如何破局?

党员余成涛首先站了出来:“我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我就请两桌。”10多个亲戚朋友,也很热闹。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带头,村里趁热打铁,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每户最多不超15桌,每桌标准控制在400元以下,大海碗换成平盘,菜品主打家常。这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村红白理事会副会长李振先说。此外,重要宴席简办、非必要宴席不办,吃不完的饭菜打包,村民还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商品。

旧风气刹住了,新风尚扎下根。“咱们村每年都为新考上的大学生、新入伍的年轻人开集体欢送会,重阳节会给老人过‘集体生日’。”张云成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