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永泰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全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治理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亿元,一产增加值70.83亿元,比增4.5%。 一、紧扣“农业生产”立题,答好“产业振兴”必答题 一是产业发展聚链提劲添力。投资2800万元实施梅百华青梅加工、梅满天下青梅产业园二期、帮利茶业二期等产业项目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评估,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村一品示范(专业)村15个、市级龙头企业7家。丹云金蛋工程蛋鸭产能实现65万羽,年产鸭蛋1.9亿枚,获评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菌草富泉羊养殖基地一期部分竣工,带动种植菌草2000亩。 二是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出台《2024年永泰县青梅收购工作方案》,联合梅百华、梅满天下等加工龙头企业持续推行厂家直购模式,稳定手采规格青梅价格,果农每斤增收近0.3元。推动李梅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果农建设李梅精细化管理果园5000亩。发展制种产业5000亩,大洋镇种子加工和鲜食玉米食品加工厂竣工投产,日加工能力达6万穗。 三是项目建设成果满弓劲发。闽宁协作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入闽宁两省联席会议合作备忘录,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威士忌、青梅酒等酒类生产线。樟台农业融合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4.9亿元,占地100亩,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获得专项债3亿元。招引简言食品落地永泰建厂,引进森辉食品与世外金桃源淡李干加工项目落地,河北国煦生物食用菌等一批重点项目持续跟进。 二、锚定“示范发展”破题,答好“和美乡村”关键题 一是乡村振兴取得突破进展。入选2024年联农带农典型奖补县,实施总投资7970.88万元的乡村振兴项目44个。嵩口镇、岭路乡云山村等9个镇(村)分别列入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创建名单。嵩口镇的创新古厝保护利用开发机制入选2024年福建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全县22个镇(村)入选2024年度全省和美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名单,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乡村会客厅入选2024年度全省和美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福州永泰:保护和开发并重,“嵩口模式”让古镇焕发新生》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考核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农旅融合发展串联成链。打造嵩口镇、梧桐镇、赤锡乡等大樟溪沿线休闲乡村游精品路线;同安、大洋等高山乡镇茶旅庄寨游精品路线、民宿(农家乐)乡村体验游精品路线。推荐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2条。培育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美丽乡村2个。 三是农村改革工作扎实推进。培优壮大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特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进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合作社优质社4家、家庭农场优质场10家。完成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50家。巩固提升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试点县创建成果,自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流转1706宗、成交额25.3亿元。 三、聚焦“惠农成效”解题,答好“量质提升”实践题 一是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统筹做好水稻、茶叶、芋头、能繁母猪等特色农业保险,累计保费规模达885万元、保额达1.28亿元;创新推出李梅采摘人员政府救助险,为洑口、城峰、葛岭等乡镇7个村21户李梅采摘受伤人员提供政府救助13.19万元。 二是品牌兴农强农成效显著。实施福建省特色现代茶叶发展项目8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食品2个。永泰绿茶、永泰李干等一批农产品获“福农优品”品牌标识授权。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国际菌草产业发展研讨会(永泰分会场)、全省首届新式茶饮产销衔接推介、“则徐杯”第二届永泰细茶鉴评等活动。组织茶企参加第三届中国(福州)茶叶交易会和第四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受福州市人民政府通报表扬;组织台农台企参加海峡论坛与海峡两岸农产品订货会,获得优秀组织奖。紫山天茗牌伟岸红获“中茶杯”第十四届国际鼎承茶王赛·秋季赛五星金奖。 三是亮点工作佳绩频出不断。向上争取资金9943.31万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万人亿鱼”增殖放流等工作受福州市人民政府表扬。组织干部参加2024年福建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动物疫病防治员、农机驾驶操作员赛项)均斩获全省个人一等奖;永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2024年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比武竞赛获全市优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