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洋镇的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温室大棚内一派繁忙有序的育种景象,工人们正为新一季玉米丰收播种希望。 在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工人们分散作业,有的专注地将营养土精准填进黑色育苗盘的孔穴中,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有的则熟练地搬运育苗盘动作流畅利落。 与此同时,大棚外的田野间,第一批玉米苗的移植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融为一体,共同孕育着丰收的愿景。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4月中旬,基地第一批玉米苗开始移栽,经过约120天的生长周期后,即可收成玉米种子。这些种子将被送往加工厂,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烘干处理,最终销往全国各地,为市场提供优质的玉米种源。 大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负责人 蓝昌:“常温情况下,育苗12-15天就可以出苗。我们从4月1日开始到5月底基本能完成育苗工作。第一批玉米苗能播种200亩左右,每亩玉米种产量约在300-500斤。” 大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现拥有三个现代化温室大棚,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培育着万鲜甜2403、万双色119等70余种优质玉米品种。大棚内配备传感器、控制器与电动开窗、灌溉等智能化设备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借助机器即可轻松调控棚内环境,完成调温、通风、催芽、喷雾等操作,育种全过程科学规范,从种子处理、催芽,到播种、苗期管理每个环节均有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控。 大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负责人 蓝昌:“我们前期有试芽率,然后根据试芽率去决定玉米种子投放的数量,比如试芽率50%,我们就放2颗,试芽率70%-80%以上,我们就放1颗。育种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对温度的调控,温度太高嫩芽会被烧掉,一般我们控制在25℃-32℃之间。” 目前,大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的种植区域已经覆盖大洋、盘谷等乡镇,辐射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大洋万农高科集团玉米育种基地负责人 蓝昌:“现下我们正在推广承包制的育种模式,就是承包给乡镇的农户来育种,公司兜底回收,一亩地保底给农户3000元,如果他们产量超了,我们会再额外算钱,平均一亩地收入会达到5000-6000元。我们想在周边乡镇推广这个模式,根据每个乡镇的土壤、气候等各方面因素调整玉米品种,同时也能带动村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