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
  •  永泰风景3
  •  永泰风景2
  •  永泰风景
  •  水天一色
  •  梯田丰韵
  •  大洋洋尾寨
  •  云顶天池
当前位置: 永泰新闻网>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州永泰:以殡葬改革促“逝有所安”,让文明新风为社会进步增温情底色
2025-07-27 20:25:00 来源:   责任编辑:    手机版

近年来,永泰县积极响应殡葬改革号召,聚焦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持续深化移风易俗,通过制度引领、实践创新与宣传浸润的“三维驱动”模式,推动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

一、制度引领筑根基,构建长效治理“硬约束”

永泰县坚持制度引领,将殡葬移风易俗深度嵌入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殡葬领域“一系统一整治清单”和移风易俗常态化宣传引导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任务、责任部门、责任人、推进步骤与时间节点,为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督促社区、村镇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加强对辖区红白事的正面引导,把“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作为社区居民公约的重要内容,目前永泰县294个村(社区)均已将文明殡葬纳入村规民约,以民间舆论和基层自治力量推动殡葬新风落地生效。其中,清凉镇以“党建+移风易俗”为抓手,推行“1名党员联N户”机制,对包干村民进行政策宣讲。樟城镇杨梅社区率先开展白事帮帮团试点工作,组建专业队伍,为开展白事协助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践创新润民心,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殡葬改革不仅是制度变革,更是文化观念的重构。永泰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我在中心(所、站)过佳节”开展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月、“殡葬新风进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280场,20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广泛宣传殡葬领域政策及意义,大力提倡丧事简办、敬老爱老、厚养薄葬等文明理念,带动群众自觉响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清明期间,开展缅怀英烈活动15场,做好缅怀英烈宣传,推出《我县开展“赓续·2025·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等报道,广泛发动群众在网上向革命先烈、先贤鞠躬、献花、签名寄语。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开展自创自导自演的文艺活动,创作闽剧《移风易俗大家唱》、快板表演《文明殡葬》、诗歌朗诵《移风易俗新风尚 时代少年先唱响》等移风易俗主题作品,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活动7场次,实现政策宣传与文化浸润双提升。

三、立体宣传广覆盖,织密文明理念“传播网”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通过永泰电视台、永泰新闻网、“大美永泰”公众号等主阵地,设立“深化殡葬改革 树立文明新风”专栏,刊发殡葬移风易俗有关报道12篇,阅读数超5万;刊播公益广告时长累计约95分钟。在清明等重要节点,通过村居微信群发布政策解读信息,让群众在指尖就能了解有关政策。在殡仪馆、墓地、丧葬用品周边、工地围挡、社区村文化文明墙等重点点位,刊播《文明殡葬》《移风易俗新风八闽》主题公益广告视频,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栏、宣传标语,张贴公益广告等1200余张,让文明驻足可观。

当下,永泰县殡葬移风易俗工作已初见成效。文明节俭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正悄然浸润城乡肌理,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告别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旧俗,让文明祭扫、绿色殡葬成为新风尚。展望未来,永泰县将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以更优的殡葬服务传递民生温度,让移风易俗的暖流浸润更多心灵,让殡葬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持久动力。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永泰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永泰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永泰新闻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国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