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永泰抗战岁月】
福建省委驻扎永泰
领导发动全省抗日游击战争
编者按 山城永泰,由于地理位置上形成的天然屏障,成为支撑福州抗战的后方基地和沦陷区人民的庇护所。永泰人民与福州抗战前线同呼吸、共命运,为全民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永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永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特别推出《档案里的永泰抗战岁月》专栏,以丰富的图文,记录真实的抗战史。它们是揭露战争暴行、捍卫历史真相的关键史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游击战争的有力佐证。 1943 年冬,中共福建省委为避开国民党顽固派军事围攻,就近指导沿海地区抗日反顽斗争,从闽北南迁闽中永泰,先后驻扎于梧桐 青溪、塘前官烈等地长达 3 年。 1944 年 7 月,省委以永泰官烈为据点,成立官烈党支部,活动 范围扩大至南屿、南港等地,并打通了联系内地与沿海地区的交通线, 开创出新的抗日局面。同年 9 月 20 日,省委发出《关于准备抗日游 击战争政策指示》,强调必须着重于筹集经费和武器,组织、扩大抗 日游击队。福州第二次沦陷之后,省委又于 10 月 15 日发出《关于抗 日游击战争第二次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抓住时机,争取和团结一 切抗日力量,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坚决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借抗日 之名组织的发动武装。省委还组织游击队伍到闽侯南屿、芝田进行闪 电式公开抗日活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示威游行,慰问抗日军烈属。 队伍打出“福建人民抗日游击队闽中司令部”旗号,扩大共产党在抗 战中的影响。 1944 年 9 月和 10 月,中共福建省委发出的抗日斗争指导文件复制件 1992 年 12 月 23 日,原省委委员、军事部长左丰美(右)和 原省委委员苏华(左)为官烈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揭碑 在省委领导下,沿海抗日游击武装队伍发展到 7 支。中共永泰县委发动群众,动员 30 多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开赴长乐前线,加入长乐 抗日游击总队。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激发了全省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 日斗志,有力地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顽强阻击,推动了全民族 反侵略斗争。1945 年 5 月,在福建沿海军民不断打击下,日军撤出闽中、闽东沿海各县。 |